刷單現象早已有之,并不新鮮。早在幾年前,就有諸如“刷單工廠”的交易平臺,也在短短時間內形成了少則幾百、多則成千上萬的刷單軍。而有的快遞公司也參與網店刷單,“四通一達”的103家網點明碼標價參與其中,真是令人大跌眼鏡。
據調查,如果以“刷單”作為關鍵詞進行網絡搜索,首先看到的多數是提供刷單服務的推廣。這種行業內的“潛規則”并不是藏在黑洞里的偷摸行為,而是浮在表面上卻鮮有處理的泛濫現象。如今,電子平臺刷單、語音軟件刷單、快遞刷單等樣式繁多、花樣翻新,想通過“銷售量”“用戶評價”來判斷一件商品的好壞乃至一家網店的好壞,變得越來越難。可以說,刷單現象,蓬勃的是網店點擊率,削弱的是網店的誠信。
盡管有些商家存在“店里商品質量過硬,刷單為了知名度”的心理,盡管有些人認為“刷單在本質上和做廣告一樣,都是營銷行為”,但是,這不應該成為一個品牌值得信賴、讓老百姓放心的借口。不管是線上品牌還是線下品牌,都應該遵循起碼的誠信底線,讓用戶去評價,如此才能真正成為市場的贏家,傳統商業和互聯網經濟都同此理。
話說回來,監管的部分缺失,或監管打擊的難度,也是刷單行為依舊“猖獗”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有一些行業如快遞公司內部有了禁止參與電商平臺刷單的通知,但執行力度有待評估;另一方面,一些網絡電商平臺也建立了號稱“史上最嚴格”的針對刷單的監管舉措,但真正的實施難度不容忽視。在沒有真實消費情況下的刷單、刷評價行為,肯定涉嫌欺詐,但在舉證時有很多難點。
在前不久召開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網站的不能一味追求點擊率,開網店的要防范假冒偽劣,做社交平臺的不能成為謠言擴散器,做搜索的不能僅以給錢的多少作為排位的標準”,這對互聯網從業群體和互聯網經濟的社會責任提出了明確要求。
綜合來看,目前針對暴露出來的刷單現象,法律上不是一片空白,平臺不是無所作為,行業自身不是熟視無睹,而是面對新形式、新挑戰,還需要盡快找出更多標本兼治的新辦法。
快遞網是國內影響力巨大的快遞查詢平臺之一,第一時間為您提供快遞物流等行業資訊。大家可以通過添加微信號"kuaidicom"或查找公眾號"快遞網"進行關注,也可以掃描二維碼快速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