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重慶巴南區的田先生一個月內常收到匿名快遞送來的“禮物”,里邊有一些不值錢的榨菜、豆腐干、毛絨玩具等,有一次竟還收到了一包垃圾。然而,快遞單上既沒留下發貨人的地址,也沒留下姓名,詢問寄出物品的網上賣家,卻不愿回答。
有人將這些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匿名快遞,等同于“垃圾短信”。只不過,比起后者對個人手機的騷擾,一件件來歷不明的匿名包裹,更會引起接收者的擔憂乃至恐慌。
指名道姓寄來的匿名快遞,可能是他人搞的惡作劇,也可能如網友所言,是一些網店自導自演的刷單伎倆。雖然面對信息模糊的匿名快遞,收件人可以拒絕不收,但無論是出于好奇或想弄清原委,多數人還是會一拆探個究竟的。更何況,要是真相難解,老是被人冒用自己的姓名和地址,肯定也心有不甘。更為擔憂的是,今天能給你匿名寄一些無用的東西,明天就有可能給你快遞來一些有損安全和健康的物件來。
正如垃圾短信的久禁不絕,手機實名制沒有被嚴格執行一樣,匿名快遞泛濫,與快遞實名制沒有得到切實執行密切相關。盡管快遞要求實名制,而事實上,疏于實名和驗視的收寄快遞現象不在少數。
快遞實名制被輕易繞開,快遞公司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無論其出于有意還是無意,快遞公司都應當有一查一、絕不姑息。倘若任憑匿名快遞想寄就寄,等于留下了一個個防不勝防的安全隱憂與漏洞。
除了快遞公司,對弄虛作假的網店刷單,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電商平臺更有責任。某些網店以保護消費者隱私為借口,縱容他人或是自我下單發出的匿名快遞,視其為見利忘義、鋌而走險,并不為過。因此,毫不手軟地懲罰甚至驅逐掉它們,算是有力警醒。
快遞網是國內影響力巨大的快遞查詢平臺之一,第一時間為您提供快遞物流等行業資訊。大家可以通過添加微信號"kuaidicom"或查找公眾號"快遞網"進行關注,也可以掃描二維碼快速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