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國有206.7億個包裹送達千家萬戶。不過,數量越大,準時送達的難度也在加大。
昨天的云棲小鎮,舉辦了一個全球智慧物流峰會,吸引了近千名國內外物流界人士參加,大家討論的焦點,是如何通過智能、大數據、改善基礎設施等,最終降低物流成本。
會議間隙,主辦方阿里巴巴菜鳥網絡搞了個“極限挑戰”,把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韻達速遞董事長喻渭蛟、中通速遞董事長賴梅松、韻達速遞董事長聶騰云、百世快遞總經理周建、天天快遞常務副總裁陳向陽,統統拉出空調房,換上自家工作服、騎著電動三輪車,去給市民送快遞!
要知道,這六位大佬手上的包裹加起來,占了中國70%以上市場,且總身家超過千億。
身家過億的董事長們還會騎電動三輪車嗎?還扛得動大包裹嗎?
這六位行業大佬,大多發跡于杭州,且很多是一線快遞員出身,親身經歷過走街串巷送快遞的日子。如今成為物流行業“巨頭”,卻再次回到起點,代表中國200萬快遞小哥,去給消費者送包裹,既為了傾聽客戶的聲音,也為了好好捋一捋送貨流程,研究和提供更好的快遞服務。
既然是送包裹,第一個問題來了——西裝皮鞋穿了這么多年,還會騎電動三輪車嗎?還扛得動大包裹嗎?
昨天中午,六位老總笑呵呵地拍著胸脯宣布自己“不忘初心”“保證完成任務”,然后被分別帶到統一規格的電動三輪小車前。
小車已經裝上了要送貨的快遞包裹,小的有A4紙大小的文件袋,大的有半人高的紙箱。
不知道是因為正午的烈日還是車里的大紙箱,人到中年的老總們默默看了一眼,額頭的汗珠骨碌碌滾下來。
旁觀的我們猜測:他們肯定會先送小箱子。果然,各位紛紛先選了分量輕的物件。
出發前,圓通“喻老大”和韻達快遞“聶老大”表示略有生疏,要先試試電動車,一踩油門晃晃悠悠開走了,練了一大圈才回來。
中通快遞“賴老大”和百世“周老大”說毫無壓力,稍微試了試車況就表示ok——這么淡定果然有譜,在開電動車前往一公里外的轉塘良戶家苑小區時,百世快遞“周老大”開得又快又穩,第一個到達,“賴老大”緊隨其后。
天天的“陳老大”,你回單不要啦?
到了良戶家苑小區,六位大佬分散開來,開始送包裹。
六人中,天天快遞常務副總裁陳向陽是惟一戴眼鏡的,他個頭不高,長得秀秀氣氣,像個白面書生,看上去怎么也不像當過快遞員的。果然,“我不算當過快遞員,上一次送快遞還是8年前了,也是去體驗一線員工日常工作的。”他有點不好意思。
陳向陽翻出一個不大的箱子,給第一單客戶打電話。態度滿分,暖洋洋的笑容能順著電話線傳遞到客戶那頭去:“我是天天快遞的業務員,我來給你送快件,你家里有人嗎?”
他開始找幾棟樓、幾單元,因為不太熟練,找了好一會兒。
到樓下按了半天門鈴,沒反應。
“怎么辦?”陳向陽有點蒙。
“可能門禁壞了,樓道門沒鎖,直接上樓敲門吧。”有個路過的小伙子給他出主意。
“哦!”陳總從善如流,上樓了。
到了一按門鈴,門開了,一位中年男子站在門口。
“您好,這是您的快遞。”陳總飛快地遞上紙箱,笑臉迎人。
中年男子接過包裹。陳總又迅速遞上一張VIP卡:“我們公司今天搞活動,送您一張貴賓卡,一年之內每周都有免費寄件券可以拿。”
“太好了!”中年男子很高興,“謝謝你啊,你辛苦了,要不進來喝口水休息一下吧?”還隨手遞上一根煙。
“不用了不用了,謝謝您……”陳總也很開心,高高興興告辭,轉身下樓。
……哎哎,陳總,客戶字還沒簽呢!回單還沒拿呢!不要啦?作為三天兩頭敗家收包裹經驗值滿分的我們,好想提醒他。
果然,回到三輪車上,陳總才想起還有回單這碼事,拍拍腦袋,向我們借了支筆,重新跑回去簽字拿回單。
第二單客戶住在一樓,陳總托了托眼鏡,把走廊燈當成了門鈴,撳了好幾下。
正好燈也沒亮,但是門也沒開,陳總臉上的表情寫著“好奇怪”三個字。
“敲門吧。”旁邊又有人忍不住提示了。
“哦!”他恍然大悟,篤篤篤敲門了。
門沒開。又打電話。對方說,家里有人,但是正門是不開的,要從陽臺的門進來。
陳總頂著大太陽,跑出來兜了一圈,找到陽臺門,人還沒走近,一只高過膝蓋的大狗汪汪“迎”了上來。
開門的小伙子把狗吆喝住牽進屋里,然后出來收快遞。
一回生兩回熟,這次,陳總妥妥地把回單簽好拿回來了。
韻達快遞“聶老大”,為啥你送快遞的速度最慢?
陳向陽送完第二單走到樓下,正好碰到申通老大陳德軍送完第三單。
陳德軍大步流星,腰粗膀圓,干起活來眼疾手快十分麻利,別看多年不在一線,一出手送快遞,在眾老大中速度最快,業務相當嫻熟流暢。
哪位大佬速度最慢?
“韻達老大速度最慢,現在剛剛去送第二單。”有人悄悄告訴我。
為啥?我好奇地追了上去。
只見韻達老大聶騰云,拿著包裹跑到四樓,送完快遞后,不慌不忙地和業主小伙子聊了起來。
“你覺得我們的服務好不好?”
蠻好的啊!收件蠻快,態度也好!有時候我還覺得只寄一個快遞,不好意思讓快遞員專門跑一趟,也會自己跑到服務點去寄。
“最近的服務點有多遠?”
走路十來分鐘就到。
“你希望我們提供哪些增值服務?比如快遞員順便幫你把垃圾帶下樓,或幫你捎袋米上來,這樣的服務需要嗎?”
啊?那不用了!難為情的呀!最好么快遞費再便宜點哈哈哈哈……
“快遞費還不夠便宜啊?不能再便宜的嘞!成本高哎!”
難怪聶老大送貨最慢,他根本就是趁機在做市場調研啊!
送完這一單,聶騰云也沒關上話匣子。
“快遞員辛苦哎!以前我騎摩托車送快遞的,快遞要裝大袋子里馱在后面,一次帶不了幾個包裹不說,遇到刮風下雨,實在不方便!現在條件還是好得多了。光我們韻達在杭州就有七八千位快遞員,我經常在想怎么讓他們工作得更輕松一點,向智慧物流發展肯定是趨勢,增加自動取貨柜和自提超市,減少上樓和等候時間……”聶騰云說。
未來快遞是什么樣子?馬云說,72小時內送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
有切身體驗才有發言權,大太陽底下送過包裹的董事長們,知道快遞小哥辛苦在哪里。
所以,董事長們的目標很一致:要幫員工的力氣省下來、工資漲上來。怎么實現?采訪了一圈,先給大家透露一些。
一是借地。
扛著包裹噔噔噔跑上樓發現沒人,或者去了無數次都沒人簽收,這估計是快遞員最糟心的事情之一。
杭州的“E郵柜”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今后,這樣的模式會更好地推廣。
百世快遞總經理周建說:“臺灣便利店密度很高,所以臺灣地區60%-70%的包裹不是送到家,而是送到小區門口的便利店,請居民自提。我預測,未來3-5年,我們的包裹投遞除了人工外,使用智能柜、利用便利店等會是重要方式。”
二是借力新技術,這也是最重要的。
“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讓快遞員走更短的路、送更多的快遞,是我們的目標。”天天快遞常務副總裁陳向陽說,將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定位快件地圖流向,根據貨物流向調整干線、支線班車,通過云計算準確判斷客戶需求。
事實上,快遞小哥們已經有了越來越多的“新拍檔”,無人機送件、配送機器人、揀貨機器人……越來越多新技術出現在快遞行業,幫著省力氣。
都說快遞業和電商網購“唇齒相依”,所以,昨天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也來現場加油鼓勁了:“通過大數據等智慧物流,未來的快遞,24小時內可以送達國內任何一個地方,72小時內送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
快遞網是國內影響力巨大的快遞查詢平臺之一,第一時間為您提供快遞物流等行業資訊。大家可以通過添加微信號"kuaidicom"或查找公眾號"快遞網"進行關注,也可以掃描二維碼快速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