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飛機的數量是一個快遞公司實力的證明,也是運輸能力的基礎。11月23日,一架波音737-300貨機飛抵杭州蕭山機場,計劃次日凌晨執飛杭州—西安往返貨運航線。這是圓通速遞的第二架自有飛機。今年9月,圓通與美國波音公司簽訂協議,買下15架飛機,自此成為繼順豐、中國郵政EMS之后國內第三家擁有自有飛機的快遞公司。圓通此舉讓一直穩坐國內快遞單量市場第一的申通,危機感大增。據悉,目前申通已向國家民航局提交了組建貨運航空公司的申請,正在等待準批。
10月26日,國務院發布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旨在搞活流通,拉動內需,培育現代服務業新增長點,進而提振經濟。作為促進消費升級的產業之一,快遞業近年來一直是中國政府大力扶持的行業。國務院提出,未來5年快遞市場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規模穩居世界首位,快遞年業務量達到500億件,年業務收入達人民幣8000億元,并形成覆蓋全國、聯通國際的服務網絡。11月16日起,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就《快遞條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桐廬縣素有“快遞之鄉”的稱號,截至目前,全國由桐廬籍民營企業家創辦和管理的快遞企業已達2500余家,從業人員超過20萬,年營業額300多億元,占據全國快遞行業將近60%的市場份額,其中,“四通一達”(圓通、申通、中通、匯通、韻達)的創始人均為桐廬人。
桐廬系出身的快遞企業之間存在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圓通創始人喻渭蛟的妻子張小娟,是申通董事長陳德軍的初中同學,還曾擔任過申通的財務工作。陳德軍的妹妹陳小英、丈夫奚春陽是天天快遞的董事長。中通創始人賴梅松的妻子也是陳德軍的同學,而韻達創始人聶騰云,則是申通創始人聶騰飛的親弟弟。“桐廬系快遞企業間相互了解,又競爭激烈,當下快遞價格戰的膠著使得各個企業開始謀劃轉型升級之路,今年開始,快遞行業逐漸進入整合期。
”姚建芳說。
2014年,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以快遞業務單量為計算方式,各快遞公司排名為:申通、圓通、中通、順豐、韻達、郵政速遞、百世匯通、京東、天天。
今年“雙十一”前,喻渭蛟預計,圓通2015全年的業務量將從2014年的21億件上升到33億件。2014年,申通的業務量是24億件,照此推算,圓通今年的業務量將超過申通,一躍成為中國快遞業老大。阿里集團內部一份有關今年六七月份快遞公司市場份額占比變化的監測圖表則顯示,6月份,申通雖然以22.73%的占有率依然盤踞市場第一,但圓通所占市場份額為21.37%,與申通只有1個百分點的差距。
中國民營快遞業猶如江湖,此前主要有兩大門派:以順豐為代表的直營模式和以申通為代表的加盟模式。以申通為代表的桐廬系加盟快遞企業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特性,在企業發展期十分簡單而有效,但隨著快遞業競爭態勢的日趨白熱化、同質化、微利化,一線快遞公司愈發注重資源的整合、產業協同和戰略重組,兩大門派逐步分化為兩大陣營:阿里系和非阿里系。前者包括圓通和百世匯通等,后者以順豐領銜,包括申通、中通和韻達等。
今年5月,阿里聯合云鋒基金,戰略性投資圓通速遞,投資總金額在數十億元,對圓通持股在10%左右。今年10月,圓通宣布,阿里系高管占據圓通董事會兩個席位:一席由阿里旗下菜鳥網絡CEO童文紅出任,一席由阿里系云鋒基金董事潘水苗出任。
有了阿里的戰略支持,圓通今年動作頻頻。2015年3月,圓通聯合菜鳥開通了一條中韓貨運航線;11月27日,圓通宣布牽手津巴布韋,打通非洲跨境電商通道—這是圓通繼日韓、美國、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后的又一全球化布局。對圓通的頻頻出手,申通相關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不予置評。“這更像一種變相扶持,圓通會獲得阿里系平臺更多的資源傾斜。”
阿里入股后,順豐則拉攏了“四通一達”余下的伙伴—申通、中通、韻達,成立“非阿里系”陣營。6月7日,順豐聯合申通、中通、韻達宣布共同創建一家名為豐巢科技的公司,產品為面向所有快遞公司、電商物流使用的24小時自助開放平臺—“豐巢”智能快遞柜,專門提供平臺化快遞收寄交互業務。6月10日,阿里系的菜鳥網絡針鋒相對地宣布,百世匯通和圓通將先期加入菜鳥驛站—這同樣是一個面對最后一公里的包裹收寄終端平臺。
除了沒有“捅破最后一層窗戶紙”,阿里系與非阿里系的暗地較量已基本半公開化,出自桐廬的“四通一達”,選擇了各自站隊。有杭州快遞業人士告訴記者,菜鳥入股圓通后,其他快遞大佬“頗為不滿”,分裂逐漸加大,“兩通一達”靠向此前的競爭對手順豐,正是這一不滿姿態的表現。
(快遞網每天定時更新快遞資訊,打造時事新聞、傳遞資訊信息。更多服務請關注微信號:kuaid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