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名搬運工與一名非快遞公司人員冒充快遞公司區域經理,騙取兩面創業者41萬元。
案發后,一名犯罪嫌疑人被抓獲,而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攜帶詐騙的贓款潛逃。《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經過20余天的持續追蹤,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公安局成功破獲了這起“快遞代理權”詐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人,并追回部分贓款。
被“大區經理”騙41萬
2016年8月10日晚,張先生和楊先生焦急地來到睢寧縣公安局睢城派出所報案,稱他們被自稱中通快遞江蘇區域經理、徐州區域經理的王某和張某二人合謀騙了41萬余元。
由于涉案金額巨大,辦案民警魏楚峰迅速向所領導匯報,經對兩名受害人詢問,民警初步了解到受害人被騙的經過。
在2016年5月初,正處于創業期的張先生和楊先生看到睢寧快遞行業的未來發展前途,于是商量著能夠拿到其中一家快遞的區域代理權,作為今后的人生事業來努力大拼。
而此時,二人在一次聚會上遇到了在杭州工作的同學,一番閑聊中了解到該同學居然認識中通快遞負責徐州地區的區域經理,通過同學搭橋,他們很快和一個自稱是江蘇區域經理的王某和徐州區經理的張某認識了,并且深信不疑。
王某和張某承諾,可以與張先生和楊先生簽下睢寧區代理權和沙集鎮代理權。一想到沙集是全國著名的淘寶村,即使沒有睢寧縣城區的快遞代理權,僅沙集這一個鎮的代理就可以給他們帶來不菲的收入,這讓張先生和楊先生心動不已。
于是,王某和張某通過偽造代理權合同、中通快運工作證等方式,謊稱能幫張先生和楊先生簽來睢寧縣區和沙集整個地區的中通快運代理權,從而騙取張先生和楊先生信任,多次從他們手中騙取代理費、好處費等共計人民幣41萬5千余元。
“大區經理”竟是搬運工
辦案民警為了查清該案詳情及兩名犯罪嫌疑人身份的真偽,前往杭州中通快運總部調查核實張某、王某的身份。
經查,王某為中通快運剛剛入職不久的搬運工,而張某根本就不是中通快運的職工,他們二人根本沒有權力也沒有能力幫任何人簽訂任何地區中通快運的代理權,所以他們向張先生和楊先生承諾的事情根本都是假的,不能兌現。在此情況下,公安機關將該案立為詐騙案件進行辦理。
經工作,公安機關首先抓獲了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王某。經審查,王某交代了與張某密謀,虛構中通快運大區經理的身份,偽造地區代理權合同,從而騙取張先生、楊先生財物的犯罪事實。
但是,詐騙所得的贓款大部分都在張某手中,張某在案發后已經將王某的電話、微信等聯系方式都拉黑了,張某本人的手機號碼也停用了,贓款也不知去向。
為了保證能將該案查清,將受害人的損失減小到最小程度,公安機關將該案匯報至相關業務部門,在做了大量工作之后,終于掌握了犯罪嫌疑人張某的下落,并在案發后第20天在安徽亳州將張某抓獲歸案。
張某到案后,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部分贓款已被公安機關追回。目前,此案進一步偵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