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順豐末位淘汰,后是德邦跟進,近日圓通內部也啟動了末位淘汰,中國物流人在動蕩中進入2016。面對商業模式嚴重雷同,產品同質化嚴重,企業間常年價格戰的中國物流市場,轉型已成必然。作為以人為本的行業,快遞企業如何從堆砌勞動力到培養員工將成為未來的關鍵,快遞行業即將迎來“人材”到“人才”的盤點期。那么,下一家有動作的會是誰?
談到物流和快遞,人們習慣聚焦于人力,看著騎著電動三輪滿街飛奔的快遞員,即便他們月薪過萬,但在人們心中物流依舊是一個低門檻的勞動密集型行業。但實際上,大到全球范圍內的物流規劃,小到辦公樓里面的送件規律,無一不是體力與智力碰撞出的精華。
從目前的發展情況看,物流行業選擇了向多元化發展。順豐買飛機、建機場、發展冷鏈還算是本行的話,開順豐優選、開嘿客、做手機維修早已多元跨界;德邦也在這條路上走了很遠,商務時效類快件、倉儲供應鏈、事業合伙人等層出不窮;通達系也都在沿著自己的多元化道路發展,開始倒騰起了IT。
多元的業務讓企業對人才的需要也不僅限于物流領域,金融、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等人才蜂擁進入這一行業,企業如何挖掘專業人才并將其凝聚在一起是物流行業正在從一個低門檻行業,向現代化企業轉型的必經之路。
無論是順豐、德邦還是圓通,“末位淘汰”只是手段,看似冷淡的方式,強調的是管理的自律。員工需要適應企業的發展變化,以“不變應萬變”固然在社會中有一席之地,但在時代的大潮中卻會停滯不前,正如孫悟空給唐僧畫的圈子,足以讓他自保,但即便在圈子里念了一萬遍經,走出圈子依舊逃不過被妖怪掠走的宿命。
快遞網是國內影響力巨大的快遞查詢平臺之一,第一時間為您提供快遞物流等行業資訊。大家可以通過添加微信號"kuaidicom"或查找公眾號"快遞網"進行關注,也可以掃描二維碼快速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