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11”快遞業將再創新高。根據國家郵政局預測,今年“雙11”期間快遞業最高日處理量將突破1.4億件,業務量比去年同期增長四成以上。
但就是在這樣的高業務量壓力下,快遞業集體喊出了“雙11”提速的口號。圓通速遞負責表示,圓通從8月20日開始,已在江浙滬地區試運行“承諾達”服務,并于9月24日正式上線延誤自動賠付業務。據了解,圓通江浙滬地區互發快件量日勻為100萬單左右,試點線路件量為20萬-25萬件。其中,已有1萬多條線路可實現“次日達”。圓通表示,如果因為非不可抗力造成延誤,次日未按時到達消費者手中,圓通將自動向買家支付寶賬戶賠付1元錢。
順豐速運表示,今年“雙11”期間,優先確保順豐即日、順豐次晨、生鮮類等時效類產品的時效,在忙著“雙11”的同時顧及到普通消費者的快件需求。提速已成為快遞企業的共同選擇。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百世匯通已于10月20日在廣東地區推出了承諾達類似業務。中通、韻達時效產品也將于近期推出。菜鳥網絡負責人表示,雖然保障大盤穩定仍是“雙11”期間快遞業的重中之重,承諾達業務服務范圍仍然有限,但“雙11”期間快件提速將是事實。
雖然臨時性“招兵買馬”依舊是快遞業應對“雙11”的主要措施,但在大數據支撐下,傳統保障措施已進行升級。
據中通快遞運營副總裁倪根炎介紹,“雙11”期間中通將新增2600輛車輛及1.5萬名臨時人員。倪根炎表示,這些運力準備和調配主要是依據菜鳥網絡提供的預測數據,“這些數據準確率已達到90%以上”。
“提供這些數據的目的是幫助快遞企業調配運能和運力,各家企業可以根據預測數據提前準備運力。”菜鳥網絡快遞事業部總經理、菜鳥“雙11”總指揮王文彬表示。從今年9月開始,菜鳥網絡已為15家主要快遞企業提供了多批次數據預測。根據菜鳥網絡大數據預測,今年“雙11”期間包裹數至少達到3.5億件,遠超去年的2.78億件。
在菜鳥網絡總裁童文紅看來,今年將成為DT(數據技術)物流元年,明顯標志是物流行業的數據化基礎建設完成,大數據使用已經初步在行業普及。電子面單成為行業共同選擇。在中通快遞總裁助理鄭超看來,電子面單的高效性在“雙11”這樣的旺季會更加明顯,“電子面單不僅使打印速度提升了4-6倍,而且路由準確性也提升至96%左右” 。
快遞業在運輸工具方面也加速升級。從9月26日開始,圓通航空成功首航“杭州-成都”專線,并將在即將到來的旺季再開通兩條航線。同時,圓通也公布了15架自有全貨機購買計劃。此外,在“雙11”前夕,順豐又有兩架自有貨機將投入使用,到此自有全貨機數量升至22架。
相關新聞
公安部官網日前發布消息稱,將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物流寄遞實名登記專項行動。公安部表示,將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危爆物品、寄遞物流清理整頓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
北商研究院分析認為,全面實行實名制和加大危險品排查能夠大幅降低快件安全事故,但這也需要快遞企業付出更高的成本代價。實名制降低收寄效率是小,主要是快遞企業還需要投入資金,引入設備。據了解,市場上能讀取身份證信息的終端設備價格在5000-1萬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