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的網購催生了快遞行業的繁榮和快速發展,推動流通方式轉型、促進消費升級的現代化先導性產業。截至2015年,合肥市快遞業持續高速發展,每年數以千億記的網購交易額,年均增長速度保持在80%以上。
從合肥市郵政管理局了解到,今年1至2月,全市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3076.7萬件,同比增長35.82%,占全省42.35%;業務收入累計完成3.79億元,同比增長36.88%,占全省46.88%。業務量、收入均占全省近半,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
1.小快件助力創業創新
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市經郵政管理部門批準從事快遞服務的企業增至77家,分支機構約410個。全市22個分揀操作場總面積達40萬平方米,運輸機動車1783輛、非機動車4359輛,日處理量最高達300萬件。全國首家高鐵快遞呼叫中心、UPS亞太地區后臺基地落戶合肥,郵政速遞(EMS)、順豐等快遞企業在合肥建立了客服呼叫中心,總坐席數超過5000個。
“大體量”的快遞業為大眾提供了大量的創業、就業崗位。目前,全市快遞員已經從2010年的4000多人增加到2.1萬人。快遞員數量增多的同時,職業素質也在逐年提升。據介紹,僅2015年,全市就有2000多人參加了快遞員職業技能鑒定考試。
快遞業在量增的過程中也在加速轉型升級。我市各大民營快遞企業正在創新經營體制,從傳統寄遞向綜合物流服務供應商、供應鏈集成商轉變,不斷推進新興業務,提供倉儲配送、快遞物流、分倉備貨、代收貨款等綜合服務。不僅如此,隨著快遞與電商互動,線上線下銜接更加緊密,還創新了體驗經濟和社區經濟。
2.集聚效應正日益凸顯
為讓快遞企業聚集發展,發揮規模效應,我市圍繞合肥電商產業園和交通樞紐,規劃建設了快遞產業園。
目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技術先進的合肥環狀快遞產業園已初步建成,多家省級分撥中心在省會城市的集聚功能正在并將持久發力。據介紹,整個產業園的東西南北四個核心區各具特色、功能互補。2014年下半年以來,郵政速遞(EMS)、申通、中通、匯通、圓通、韻達等多家企業通過自建、代建、租賃等形式搬進全新的現代化操作和辦公場地,更新自動化分揀流水線,處理速度和能力獲得大幅提升。同時,縣級快遞企業也由“夫妻店”、門面房、人工分揀等粗放模式發展到進廠房、上分揀流水線的階段。
此外,合肥市已經全面啟動合肥市郵政業安全監管中心二、三期項目建設,開發監控平臺、GPS定位、GIS地理信息系統、遠程通話系統、手機監控APP、違規自動抓拍等功能。項目完成后,全市77家企業、26個分撥中心、410個分支機構、3000多輛郵政快遞運輸車輛將全部納入監控平臺,充分釋放科技監管的能量,實現收寄、運輸、分揀等各環節全程可視化。
3.快遞業插上騰飛翅膀
合肥區位優勢獨特,產業基礎雄厚,科教資源豐富,綜合商務成本優勢明顯,為合肥市郵政快遞業騰飛“筑巢引鳳”。許多規模以上重點快遞企業總部對合肥進行密集投資考察,表達了強烈的投資興業意向,計劃在我市設立總部、區域性總部、分撥中心、運營中心或者呼叫中心等總部性經營機構,中國(合肥)快遞服務后臺基地日趨成型。
據了解,順豐將繼續在蜀山電商園,建設占地180畝的亞洲最先進的現代化全自動智能分揀基地;緊鄰順豐基地,占地160畝的郵政速遞集散中心已經啟動建設;韻達快遞近期擬簽訂投資意向書,購地300畝,建設區域服務中心、操作中心和IT平臺;百世匯通二期1.8萬平方米的4號庫正在抓緊建設,今年5月投入使用;總占地面積達150畝的圓通省、市分撥中心即將建成投入使用;位于東區快遞產業園的中通二期項目即將奠基,占地105畝;優速擬在蜀山區建全國呼叫中心、后臺基地、電商平臺,擬在肥東建分撥中心;申通總部決定將全國次中心及客服基地遷至合肥,打造行業一流的客服團隊。總部經濟的集聚效應,將首次在中部城市合肥展現,開啟合肥快遞業未來至少10年的黃金發展期。
快遞網是國內影響力巨大的快遞查詢平臺之一,第一時間為您提供快遞物流等行業資訊。大家可以通過添加微信號"kuaidicom"或查找公眾號"快遞網"進行關注,也可以掃描二維碼快速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