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購時代來臨,中國快遞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其中2015年全國快件量突破912億件,躍居世界第一,然而“量”提升了,“質”卻頻繁令消費者不滿。
快遞網盤點發現,當前快遞業亂象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亂象之一:暴力分揀。郵政快遞業內人士分析稱,快遞件在分揀過程中最容易出現損壞,如果在“雙十一”這樣快件量非常大的時期,分揀中心工人操作難免出現拋扔等情況。
亂象之二:快遞“實名制”落實模棱兩可。目前“實名制”新政已經開始實施,大部分快遞網點收寄員會要求開包驗視,不過面對不斷增加的快遞包裹量,亦有部分網點對身份查驗絕口不提,為快遞埋下了不少的安全隱患。
亂象之三:快件丟失,賠償總是談不攏。各地關于快件丟失的新聞頻見報端,快遞物品發生損害、丟失時,不少快遞公司隱瞞信息,追責處理不積極,消費者則往往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此外,部分市民表示,部分快遞從業人員服務態度差,服務質量差亦成為快遞業受到詬病的問題之一。
消費者可打12305投訴
針對“雙十一”期間快遞行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快遞網表示,快遞行業目前是由郵政監管部門負責監管,如果受到不公正對待,消費者可以嘗試撥打12305郵政業消費者申訴電話,或直接登錄國家郵政局申訴網站進行投訴。
日前,國務院法制辦公布《快遞條例(征求意見稿)》,有望解決種種亂象,進一步規范我國快遞行業。
“快遞時代,拼效率也要守規矩。”快遞網認為:快遞行業的好與壞,與民眾生活、利益息息相關,為快遞行業“立規”已是勢在必行,“期待新法規的實施能給亂象叢生的快遞業注入一劑猛藥。”
(快遞網每天定時更新快遞資訊,打造時事新聞、傳遞資訊信息。更多服務請關注微信號:kuaid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