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呼和浩特市對非法改裝、違法上路的機動三輪車進行集中整治,大量快遞電動三輪車被查扣。近日,該市市區內,有血拼“雙11”的電商從草原調來十幾匹馬送貨。多名快遞員騎著快馬,將包裹送到顧客手中。
揚鞭策馬送快遞,在都市人看來,是難得一見的風景。但這背后,卻折射著快遞從業者的尷尬。電三輪因小巧輕便、承重量大,為各城市快遞從業者所青睞。但長久以來,電動車尤其是電三輪,只能行駛在邊緣地帶。此番呼市大量快遞電三輪被查扣,對當地快遞業的影響,不容小視。
從安全監管角度看,查扣電三輪并不冤。根據道路交通相關法規和機動車、電動摩托車等相關技術標準,絕大部分電三輪都是違法運行。合法使用電三輪固然是必須的,然而難處在于,《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技術要求》只是一個非強制性的行業標準,此外,電三輪從生產企業備案到上牌運營等多個環節,政策都不明確,絕大部分車輛沒法辦牌照。這種現象,絕非呼市所獨有。
當務之急,是讓快遞業電三輪名正言順上路。首先,生產企業需將符合國標的車輛交付快遞公司;其次,職能部門應健全有關上牌登記制度。上月公布的《國務院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將研究出臺快遞專用電三輪國標及管理規定,這為快遞電三輪“轉正”指明了方向。但這尚須有關部門積極推動。
(快遞網每天定時更新快遞資訊,打造時事新聞、傳遞資訊信息。更多服務請關注微信號:kuaid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