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在寄快遞前,可先查看“黑名單”。國家郵政局近日印發《關于加強快遞業信用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表示將建立違法失信“黑名單”和聯合懲戒制度,到2020年底,建立快遞業信用建設的規章制度和標準體系。
這份《意見》明確了工作任務,包括加快推進政務誠信建設、健全快遞業信用制度和標準體系、完善快遞業信用管理體制、完善信用信息采集和公示工作機制、強化信用信息的應用、加強行業誠信文化建設等。
此外,《意見》表示,快遞信用體系將以建立違法失信主體“黑名單”和聯合懲戒制度為重點,并將先期建立企業信息公示系統和郵政行業監管信息系統等工作。同時,鼓勵郵政各級管理部門,結合本地實際,因地制宜,先行先試。
丟失快件、違約不賠、泄露客戶信息……這一系列問題一直是快遞行業不可回避的痛點。根據國家郵政管理局統計,截至今年10月,通過“12305”郵政行業消費者申訴電話和申訴網站共受理消費者申訴68715件,涉及快遞業務問題占總申訴量的96.8%,申訴涉及43家快遞企業,比較集中的問題是投遞服務、延誤和丟失短少問題,占比分別為41.6%、25.5%和17.8%。而遭遇到這種情況,大部分客戶只能用投訴來維權,而無法提前回避這樣的企業。此前,消費者寄收快遞遇到問題,可通過國家郵政局申訴網站進行申訴。申訴條件為,向企業投訴后,七天內沒有任何處理結果或者對企業的處理結果不滿意。
“進一步加強快遞行業的誠信建設,會讓快遞企業的服務質量以及消費者的滿意程度有很大提高。”中國快遞協會原副秘書長、永驛物聯智庫專家邵鐘林認為,《意見》也將使快遞企業不會找理由推脫責任,履行責任和相應的賠償。而除了《意見》,包括《快遞條例》意見稿和《電子商務物流服務規范》等一系列近日出臺的“組合拳”新規,將使得快遞行業逐漸規范化。
《意見》將制度建立時間定為2020年,同時鼓勵郵政各級管理部門,結合本地實際,先行先試。邵鐘林表示,例如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有較多的快遞企業總部,較易開展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這些屬于快遞’高地’的一線城市,應做好示范。”他說。
(快遞網每天定時更新快遞資訊,打造時事新聞、傳遞資訊信息。更多服務請關注微信號:kuaidicom!)